——熱烈祝賀甌江書院主辦刊物《果核》紙媒出刊100期

2023年3月27日星期一,午間飯點,甌江書院工作人員正向?qū)W溫州翔宇中學學生發(fā)放《果核》最新一期,至此,甌江書院主辦刊物《果核》走過一百期。

回顧來時路,征稿,投稿,收稿,錄用,編輯,刊印,出刊,發(fā)放,甌江書院出品,翔宇師生完美演繹,“人間世”“文字格”“公民學院”“文藝青年”“議題實驗室”“所有人問所有人”……學生在《果核》這片土地上辛勤地耕耘著,收獲了點點滴滴——聽聽同學們是怎么說的。

學生說:我欣喜于翔宇有這樣的變化
“我欣喜于翔宇有這樣的變化。
“地球廣場的拐角處驀然出現(xiàn)一沓沓承載著青春溫度的期刊——《果核》。
“某夜,我在奔涌的人群中艱緩前行時,看到一位高挑的男生披著月色走近《果核》投稿郵箱,狀似無意地往里面投了一張紙。
“《果核》應該是一個神秘的文學之地,正是這種以筆之名書寫我心的形式賦予了它更大的空間與可能性,引得無數(shù)有趣的靈魂都可以在這樣非功利性的自由中無限伸張自己的創(chuàng)造力。
“首先,還是要感謝你的出現(xiàn)為我最后一學期的生活增添了不少光亮。一張簡單的桌子,一堆白色八開紙,周一與周四,便是我一周的期待。
“如果你能早點出現(xiàn),那就更好了,那樣我就可以擁有更多的《果核》,擁有更多的快樂。

學生說:果核終究會生根發(fā)芽的,終將屹立成樹
“我從來不曾想過翔宇會有這么多有趣的人,而《果核》一定會成為我畢業(yè)后仍然懷念的一隅凈土,因為它曾照耀了我不為人知的渴望。
“我堅定地相信著我會對文學抱有一輩子的熱愛,所以在未來,我不會把它變成職業(yè),而是抽空做一下就等于放松的精神療養(yǎng)地。
“在單調(diào)的日復一日中我遇見了《果核》,從此便有了對下一期刊的期待以及的日子快些到來的企盼。
“果核終究會生根發(fā)芽的,而熱愛文學的我們,終將屹立成樹。

教師說:相信種子,相信歲月
《果核》定位是以紙媒方式打造的校園知識分享與生活社區(qū),即以“果核紙媒”為平臺,在互動中將不同的人連接起來,引導內(nèi)容生成并將之產(chǎn)品化,進而孵化各種學習項目、活動、課程、社群,以此推進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模式變革。幾乎每個學生都能找到“表達”出口,顯得非常接地氣,其中學生最有共鳴的話題是“人在翔宇”,最受學生關注的欄目是“所有人問所有人”。
“相信種子,相信歲月。”《果核》總編、甌江書院院長葉玉林老師表示,果核是一顆種子,是種子,給予一定的空氣、陽光、水、養(yǎng)分就會生長,開花,結(jié)果。《果核》創(chuàng)刊理念跟學校理念相一致。另外果核具有樸實、真實的特質(zhì),表明我們錄用學生稿子的時候,不但從挑選優(yōu)秀的稿子,一般的稿子也會錄用,盡量從教育出發(fā),有利于鼓勵、激發(fā)全體學生學習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