藝術無國界,“淮普”也立功!
助力“悅讀江蘇”主題活動之非遺文化體驗活動,近日博里農民畫院院長潘宇為100余名留學生上了一節(jié)藝術課。
雖然普通話不好,外語說不齊26字母,你別說,留學生不但聽懂了,還現場創(chuàng)作了藝術作品。
5月18日,2024年外國留學生“悅讀江蘇”主題活動之非遺文化體驗活動,在淮陰工學院蕭湖校區(qū)舉行。
本次活動吸引了江蘇省三十余所高校100余名留學生參與。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們在這里親身感受了中國非遺文化的魅力。
省級非遺博里農民畫,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助力此次活動,旨在通過博里農民畫的展示與介紹,讓留學生們更加直觀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。
活動現場,淮陰工學院特聘客座教授,淮安博里農民畫院院長,省級非遺博里農民畫傳承人潘宇老師,向留學生們簡要講解了農民畫的歷史淵源、藝術特點和創(chuàng)作技藝。
隨后,在潘宇老師指導下,留學生們開始自由創(chuàng)作西游人物。他們紛紛發(fā)揮想象力,結合自己對西游記故事的理解,用畫筆描繪出一個個栩栩如生的西游人物。
有的留學生畫出了英勇善戰(zhàn)的孫悟空,有的則畫出了慈悲為懷的唐僧,每一幅作品都充滿了創(chuàng)意和個性。
課上,留學生們互相交流了作品,分享了創(chuàng)作心得。他們說,通過這次活動不僅了解了中國非遺文化的魅力,還鍛煉了自己的繪畫技巧和藝術創(chuàng)作能力。
了解感受農民畫所蘊含的鄉(xiāng)土氣息和民間智慧。在教室外,潘宇老師指引留學生們欣賞了一幅幅精美的農民畫作品。
活動結束時,留學生們捧著作品爭相與潘宇老師合影留念,臨別仍依依不舍,揮手致意。
感知淮安,了解江蘇,推進運河非遺的國際化傳播,現場領略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。此次“悅讀江蘇”之非遺文化體驗活動,由淮陰工學院設計藝術學院承辦。豐富多彩的活動,不僅為來自世界的外國留學生打開一扇了解中國文化的窗口,也促進中外學生之間的友誼與互學互鑒。
又訊:5月22日上午,中國文聯黨組成員、副主席、書記處書記徐永軍一行淮安區(qū)調研。
在河下古鎮(zhèn),徐永軍一行走進博里農民畫非遺展示中心,觀看了質樸的農民畫。徐永軍表示,博里農民畫展現了農村生產生活風貌,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推動了當地文旅產業(yè)發(fā)展,希望淮安區(qū)繼續(xù)加強對民間藝術的關心和支持,提供更多的展示機會和平臺,推動文旅融合發(fā)展再上新臺階。
當日,省文聯黨組成員、書記處書記何超,市委常委、宣傳部部長、秘書長李森,市文聯黨組書記、主席王維國,區(qū)委書記顏復,區(qū)委常委、宣傳部部長、統戰(zhàn)部部長彭凱參加活動。